1、本體
本體鎂鉻磚的砌筑先用測量儀器復核殼內的尺寸和銅水套安裝位置、尺寸是否正確。砌筑前,在銅水套上涂抹一層石墨糊,然后開始砌磚,磚厚265mm(厚度不應大于460mm)。砌筑應從下部拱腳磚表面連接部開始,每砌5層磚,按設計要求填入一層油氈紙作膨脹縫。每層的膨脹縫應按12等分設置或按設計要求留設。每層的膨脹縫不應設在一個平面上。垂直膨脹縫每層按設計要求等分設置,每層膨脹縫應錯開布置。磚縫厚度不大于1.5mm。
每砌5層磚應用直尺進行水平測量和垂直測量,如發現傾斜立即返工。本體頂層爐頂水套下按設計要求留出膨脹縫,膨脹縫可放入設計要求的材料或鋼絲網夾硅酸鋁耐火纖維板。
2、頂部及煙道
爐頂的形式可以是傾斜的(奧斯爐),也可以是水平的爐頂結構形式有上部采用鋼板水套,在水套下邊焊上錨固件,用鎂鉻質澆注料作襯里。也有用鎂鉻磚砌筑。
傾斜爐頂水套可以在水套就位后,做好木模,在爐頂上直接澆注。也可在施工場地澆注好,待達到強度要求后,進行吊裝。爐頂吊裝可利用車間吊裝設備進行,也可利用專用吊裝設備進行,吊裝時注意安全。
]]>
2、粘土質耐火磚簡稱為粘土磚,只是耐火磚中的一個品種,主要采用耐火粘土作結合劑、粘土熟料作骨料制成的,如果還有其他疑問可以咨詢耐火磚***廠家。
3、區別比較,耐火磚是一個面,粘土質耐火磚是這個面上的一個點,粘土磚是耐火磚中價格便宜的,只能適用于溫度1200度以下的部位。
]]>
(1)澆注料在攪拌時“灰水比”控制不好。加水量過多,澆注料成型后材料內部氣孔率高,材料強度降低,自然凝固時間過長,養生時間加長。加水量太少,材料流動性不好,振動不密實,容易留下氣孔、洞穴等,強度也將大大降低。
(2)攪拌時間和振動時間控制不好。攪拌時間太短,材料混合不均勻,不密實,強度降低;澆注料的澆注應采用震搗機分層進行震搗。振動時間過長,材料易產生分層,細粉浮在表面,骨料沉在底部,導致材料強度降低易剝落。澆注料拌和后30min內用完,宜一次澆注到所規定的厚度和高度。澆注料施工應在5℃以上的環境下進行,因為溫度太低,材料不易凝固,即使凝固,也是一種假凝現象,澆注料一般應連續進行澆注,在前一層澆注料初凝前,應將下一層澆注料澆注完。如施工間隙超過其初凝時,應按施工縫要求進行處理。
(3)脫模時間控制不好。澆注料還沒有硬化就進行脫模。應在澆注料強度能保證及其棱角不因脫模受損壞時,方可拆除。承重模板應在澆注料達到強度的70%時方可拆模。為便于脫模,澆注前所有模具的澆注面均應涂一層機油。
(4)澆注料養生時間控制不好。鍋爐砌筑完后要有足夠的自然干燥期,使耐火層中大部分水分能析出,防止烘爐時大量水分不能及時排出,使耐火層爆裂和脫落。
(5)烘爐質量控制不好。烘爐是將爐襯材料中自然干燥無法排除的游離水和結晶水排除,同時對澆注料進行高溫固化以達到一定的強度。
烘爐之前,爐襯材料要有一定的自然強度(足夠的養生期)才能進行。烘爐原則“宜長不宜短,宜慢不宜快”。要按事先制定的烘爐曲線進行,升溫速度要均勻平穩,控持好恒溫時間及溫度,保持溫度波動不大于±20℃。防止升溫過快,水分不能及時排出,沖破耐磨耐火層;其次防止耐火耐磨層內溫度梯度過大,產生巨大熱應力,使耐磨耐火層開裂、凸起、脫落。
耐磨耐火材料層外鋼殼(如返料腿、旋風分離器錐體)開排汽孔過少,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素。
(1)耐火耐磨材料膨脹縫設計不合理。環向、縱向膨脹縫設計數量不夠。鍋爐運行后,耐磨耐火材料受熱,體積膨脹,互相擠壓,產生裂紋。 旋風分離器入口煙道耐磨耐火澆注料和耐火磚連接處膨脹縫由5mm改為10mm,預留充分的間隙來滿足膨脹要求。膨脹縫改為Z字形,防止鍋爐灰貫穿,沖刷保溫層。膨脹縫填充材料要求兩側有牛皮層耐火纖維氈,防止耐火泥漿浸入填充材料內。環向膨脹縫設計間隔由1500mm改為1000mm。 分離器出口煙道和分離器錐體等大面積區,澆注面由 (2.5×2.5m)改為小面積的方塊(1.5×1.5m)一次成形砌筑,同時設置膨脹縫,膨脹縫寬度≤3mm, 填充材料要求剛性強的膠合板,防止震搗時變形。鍋爐運行后,膠合板高溫燒毀,空間變成膨脹縫。
(2)旋風分離器筒體沿高度方向設有磚襯支撐托板,以達到磚砌墻分層卸載的目的,通過對筒體實際耐火磚重量計算,設計一層托板達不到卸載的目的,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支撐托板改為二層布置。 返料器立管耐磨耐火澆注料托板由3層改為4層布置,間距縮小為2.5m,達到澆注料分層卸載。
(3)鍋爐內Y型抓釘的形狀需改進,材質耐熱性要強。制做夾角60~80°為最佳,保證抓釘頂部形狀,才能增強抓釘對澆注料的抓捉力。
抓釘、布風板、排渣管、風管是金屬材料,受熱后膨脹系數遠大于耐火材料的膨脹系數,如果不進行預處理,金屬與耐火材料的接觸面上就會形成網狀裂紋,導致開裂、脫落。耐火材料接觸金屬表面要清除油污及灰漬并均勻涂以1mm以上的瀝青。要保證瀝青的濃度和涂抹厚度,堅決杜絕用瀝青漆代替瀝青油。
(1)耐磨材料的骨料與基質的匹配性和結合性,對材料的耐磨性具有重要影響。骨料與基質失配會導致成型后材料本體出現裂紋,而骨料與基質的結合性差,則會導致沖刷時基質先被沖蝕,然后骨料被孤立出來,進而脫落,這樣,即使骨料有著相當優異的耐磨性能也是沒用的。好的耐磨材料是基質和骨料以相同的速度被磨損。
(2)耐磨耐火材料過了保管期限,材料失效,部分材料保存不當,受潮變質,也能造成鍋爐砌筑質量不合格。
]]>高鋁磚是以特礬土、電熔剛玉、電熔莫來石為主要原料制成的高等耐火材料。該產品具有高溫蠕變小、抗侵蝕性強、熱震穩定性好等優點,適用于大、中型熱風爐,它為我國新型熱風爐所需高質量、進口耐火材料國產化開辟下一條成功之路,已被列入"星火計劃"項目。
1、耐火度:高鋁磚的耐火度比粘土磚和半硅磚的耐火度都要高,達1750~1790℃,屬于特別好的耐火材料。
2、抗渣性:高鋁磚中Al2O3較多,接近于中性耐火材料,能抵抗酸性渣和堿性渣的侵蝕,由于其中含有SiO2,所以抗堿性渣的能力比抗酸性渣的能力弱些。
3、荷重軟化溫度:因為高鋁制品中Al2O3高,雜質量少,形成易熔的玻璃體少,所以荷重軟化溫度比粘土磚高,但因莫來石結晶未形成網狀組織,故荷重軟化溫度仍沒有硅磚高。
高鋁磚的用途:
主要用于砌筑高爐、熱風爐、電爐爐頂、鼓風爐、反射爐、回轉窯內襯。此外,高鋁磚還廣泛地用做平爐蓄熱式格子磚、澆注系統用的塞頭、水口磚等。但高鋁磚價格要比粘土磚高,故用粘土磚能夠滿足要求的地方就不必使用高鋁磚。
你還只知道有關高鋁磚的哪些內容呢?歡迎大家來和我一起探討。
1.液壓澆注料:以水泥為粘結劑的澆注料需要水參與硬化過程中的化學反應,形成水泥硬化強度,均為水硬性耐火澆注料。
水泥是決定澆注料強度的主要因素(特別是常溫強度),但其耐火度相對較低,因此在確保必要的室溫強度后,應盡可能減少水泥的用量。 如果需要緊湊和結構可加工性,則可以適當地添加耐火粉末。 減少水泥量也是降低成本的措施之一。
在施工期間,應嚴格防止鋁酸鹽水泥與波特蘭水泥,石灰等混合。 由于兩種不同的化學成分混合生成水鋁酸三鈣,強度大大降低。
2.耐氣難性澆注料:這意味著粘合劑在固化過程中吸收空氣中的CO2,并逐漸固化和硬化。 常用的耐火澆注料是水玻璃耐火澆注料。
除耐高溫外,水玻璃耐火澆注料還耐酸和耐磨,因此通常用作化學設備的襯里。
在自然條件下硬化水玻璃耐火澆注料的過程非常緩慢,并且在施工期間添加凝結劑(氟硅酸鈉,高鋁水泥等)。
3.耐火耐火澆注料:使用磷酸和磷酸鹽作為粘結劑澆注料,需要加熱和烘烤才能獲得強度和高溫性能,因此被稱為耐火耐火澆注料。
澆注料的具體使用步驟如下:
1.這種澆注料是一種成品散裝材料。 儲存期間不應將其置于露天和潮濕的地方。 它不應與其他產品混合使用。
2.施工機器和模具完全準備好后,根據攪拌機的容量加入澆注料,在每個袋子中加入小袋粘合劑干混5-6分鐘,然后每個加入約13%的水 袋(6.5公斤),使用前濕混5-6分鐘。
3.混合澆注料應在30分鐘內澆注。 如果濕混合材料放置時間過長,則不得使用起初安裝的可澆注材料。 因此,模板和振動機須在混合之前準備好。
4.襯里的澆注需要自然保持,可以不用灑水覆蓋。 初始凝固時間為3小時,終凝固時間為脫模前18小時。
]]>耐火磚的耐堿性是耐火磚在高溫下抵抗堿侵蝕的能力。 耐火磚在坩堝中受到堿侵蝕。 例如,在高爐冶煉過程中,含堿礦物被堿金屬礦物侵蝕到鋁 – 硅和碳 – 燒磚襯里。 溫度和水蒸汽的影響與高爐爐襯的使用壽命有關,提高了耐火磚的耐堿性,可以延長高爐的使用壽命。
混合侵蝕方法。將焦炭顆粒與無水K 2 CO 3混合,并將試驗片嵌入其中。在高溫密封條件下,試驗片受到侵蝕反應,并且試驗片之前和之后的尺寸變化或強度降低率被侵蝕。
直接接觸熔體腐蝕方法。在高溫密封條件下,熔融反應直接與試件接觸以進行腐蝕反應,并確定樣品腐蝕前后各種性能的變化。變化量越小,耐火磚的耐堿性越好。
化學成分:主要成分決定了耐火磚的質量和特性;體積密度:單位體積重量,密度高,表明緊密性好,強度高,但導熱性可能很大;孔隙率明顯:無特殊要求,但作為制造商須嚴格控制氣孔。
負載軟化溫度:也叫高溫負載,開始變形溫度,這個參數非常重要,標記材料耐高溫;耐熱沖擊性:耐溫度快速變化而不被破壞;抗壓強度:承受大壓力(常溫)的能力;抗彎強度:承受剪切壓力的能力。
]]>磷酸是***高濃度磷酸鹽復合肥和各種工業磷酸鹽的基本原料。 目前,***磷酸有三種主要的工業方法:一種是用硫酸分解磷酸鹽礦石,過濾有磷酸,稱為濕法磷酸:磷酸鹽礦石被還原成黃磷。 用電爐焦炭,然后將黃磷氧化成P2O5,通過水化有磷酸,稱為電爐法磷酸或熱法磷酸:第三是以***比例混合磷礦石,二氧化硅和焦炭 。 礦石,造粒或成型后,送至高溫立窯進行固態還原氧化反應是指磷酸,后者稱為立窯法磷酸。
立窯磷酸***工藝的大優點是利用一般***設備和低品位磷礦******,高濃度的磷酸。 與電粉磷酸相比,與濕法磷酸相比,能耗大大降低。 與之相比,它不受硫資源的限制,具有***工藝簡單,投資少,酸濃度高,質量好的特點。 大的缺點是襯里損失太快,設備維護成本高。
主要耐火澆注料在哪里使用?
煉鋼***系統包括轉爐,電爐,精煉爐,鋼包和中間包設備。 在電爐中,干式振動材料,預制或現澆爐蓋或爐蓋的使用:三角形區域和其他部件都具有良好的防火效果; 在轉爐和電爐中,耐火噴漆通常用于損壞的適當修復。 該方法具有手動填充,濕潤,干燥或火焰噴涂和濺渣的方法。 在轉爐中,傳統的濺渣技術應用廣泛,爐齡可達10000次; 爐外有許多類型的精煉爐,相應的管襯里插入RH法和DH法脫氣裝置。 高鋁耐火澆注料澆注到大面積中,使用壽命約為20至80倍。 鋼包和中間包是煉鋼爐的重要輔助工業設備,也是消耗更多耐火材料的熱設備。
鐵系統包括燒結,焦化和高爐及其相關設備。 帶式燒結機點火爐采用耐火塑料和粘土結合現場耐火澆注料制成,或采用磷酸耐火澆注料預制,使用壽命為3 – 6年。 采用線式點火裝置時,爐頂壓得更多,爐膛工作狀態有了改善,輕質高強耐火澆注料或耐火纖維及其制品可作襯里使用,良好 效果也有了了。
]]>經過一系列的加工和高溫燒成,高鋁磚具有很強的抗熱震性。 簡而言之,鑄件具有高的導熱性和耐熱沖擊性。 鑄造材料的線性膨脹參數小,并且抗熱沖擊。 抗震性意味著無論環境仍然是溫度變化還是地震系統,都不會導致墻體倒塌。 抗熱震性是指由于溫度的快速變化而丟棄的耐火纖維產品的平衡功能。
襯里的工作條件和要求根據使用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每個零件的襯里的工作環境和要求如下:
1.煙囪:溫度在100?400°C之間,在加熱高鋁磚時可能會更高。 要求襯里具有很強的隔熱能力,并且可以長時間使用而無需更換。 它通常由普通粘土磚,輕質粘土磚或輕質耐火混凝土制成。
2,進料口:溫度在250?600℃之間,爐襯受爐料的影響很大,要求爐襯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和耐沖擊性。 通常,使用高氧化鋁磚或鋼制導柱。
3.預熱區:溫度在500到1150°C之間。 爐襯易受爐料的機械磨損。 襯里的機械強度要求很高,并且耐磨性是足夠的。 一般的耐火度通常由普通的粘土磚和高鋁磚構成。
4.熔化和過熱區:溫度在1150至1900°C之間。 爐襯受高溫爐氣,鐵水和爐渣的影響。 要求爐襯具有高耐火度,耐渣性和熱穩定性。 該酸須經常更換和修理。 熔爐通常由粘土磚,紅色硅磚和其他酸性材料制成。 它也用于使用C,Si耐火堿爐的氧化鎂磚,石灰石磚,白云石磚和其他堿性材料。
5.爐區:溫度在1500?1600℃之間。 襯里受鐵水和爐渣的影響。 襯里要求具有高耐火性,耐渣性和熱穩定性,并且需要經常更換和維修。 耐火結構與熔融區和過熱區相同。
6.爐膛底部:工作環境類似于爐膛區域。 通常,底層覆蓋有廢砂,而表層覆蓋有焦砂。
7.過橋:溫度在1500?1600°C之間,受高溫鐵水和礦渣的影響。 排渣口運行時,會被爐氣侵蝕。 要求襯里具有高耐火度,耐渣性和熱穩定性。 性別,需要經常更換和維修的橋梁材料,高鋁磚和模制橋梁磚。
]]>
輕質澆注料的應用范圍很廣,耐火材料輕質澆注料在冶金、機械、石油化工、電力和建材等工業部門的窯爐、熱工設備、煙道和煙窗的內襯中,普遍采用輕質耐火澆注料作為隔熱(保溫)層。但現在隨著輕質耐火澆注料材質的提高和制備技術的進步,也有不少場合直接用于作氣氛爐窯的工作襯。
輕質耐火澆注料一般低溫、中溫型輕質澆注料主要作隔熱襯,不直接與火焰接觸。而高溫型輕質澆注料,有很大部分是直接用于作不與爐內熔體或固體介質接觸的工作襯。尤其是可用于作各種加熱爐和熱處理爐的工作襯,可大大節省能耗。
]]>耐火磚的耐堿性是耐火磚在高溫下抵抗堿侵蝕的能力。 耐火磚在坩堝中受到堿侵蝕。 例如,在高爐冶煉過程中,含堿礦物被堿金屬礦物侵蝕到鋁 – 硅和碳 – 燒磚襯里。 溫度和水蒸汽的影響與高爐爐襯的使用壽命有關,提高了耐火磚的耐堿性,可以延長高爐的使用壽命。
混合侵蝕方法。將焦炭顆粒與無水K 2 CO 3混合,并將試驗片嵌入其中。在高溫密封條件下,試驗片受到侵蝕反應,并且試驗片之前和之后的尺寸變化或強度降低率被侵蝕。
直接接觸熔體腐蝕方法。在高溫密封條件下,熔融反應直接與試件接觸以進行腐蝕反應,并確定樣品腐蝕前后各種性能的變化。變化量越小,耐火磚的耐堿性越好。
化學成分:主要成分決定了耐火磚的質量和特性;體積密度:單位體積重量,密度高,表明緊密性好,強度高,但導熱性可能很大;孔隙率明顯:無特殊要求,但作為制造商須嚴格控制氣孔。
負載軟化溫度:也叫高溫負載,開始變形溫度,這個參數非常重要,標記材料耐高溫;耐熱沖擊性:耐溫度快速變化而不被破壞;抗壓強度:承受大壓力(常溫)的能力;抗彎強度:承受剪切壓力的能力。
]]>